近日,一段冒充传染病学专家张文宏的AI合成视频在网络流传。该视频借助AI技术,诱导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下单购买产品。因AI而“躺枪”的张文宏并非孤例。假靳东、假雷军……越来越多的AI假冒名人事件提示我们:拥抱AI技术是众多行业发展的大趋势,但在推动AI向善的同时,必须警惕利用AI违法乱纪。这既是一个法律问题,也涉及科技伦理。名人被侵权广受关注,但面临AI滥用风险威胁的远不止是名人,还包括每一个普通人。从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到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,再到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近年来针对AI生成合成内容的相关规范不断完善。“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、名誉权、荣誉权、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”,是合法使用AI技术的明确前提。AI生成合成内容还应当按照相关要求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。显然,无论是“假张文宏”、“假靳东”,还是其他假名人的AI音视频,都是对当事人权益的肆意侵害,绝不能听之任之。针对“AI仿冒名人带货”等乱象,除了职能部门加强打击力度、畅通维权渠道,公众提高防范意识外,平台企业也要“守土有责”“守土尽责”,通过优化管理机制、升级技术手段,及时鉴别和处置类似侵权行为。让AI技术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发展,让侵权者付出应有代价。
“AI带货”不得侵害他人权益
点击排行榜
- 1 荣耀互联网服务:乘着AI浪潮,以创新服务及优质体验缔造科技未来
- 2 AI驱动的个人助手市场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2423亿美元
- 3 豪鹏科技:正配合客户拓展各类AI应用场景
- 4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不断试点AIGC项目
- 5 AI能以假乱真吗?媒体担心的事情发生了!
- 6 Apple将引领智能手机进入AI驱动的AI手机时代,
- 7 超参数在AI模型微调中的作用
- 8 AIGC深度参与影视制作:探索创作边界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创新
- 9 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,怎样在上海解锁更多“打开方式”?
- 10 OpenAI未能实现创作者的作品可被排除在AI训练数据
近期热点

AI驱动的个人助手市场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2423亿美元

AI能以假乱真吗?媒体担心的事情发生了!

MIT、OpenAI等震撼力作:AI自主发现人工生命!人类窥见上帝造物

美国消费电子展热点:电视变身人工智能“管家”

中信证券:未来更多的AI投资机会将会发生在中国市场

纵览快评|高校再发AI禁令,AI虽好也不能自废武功